譯者序

 

        Amia Lieblich這本1998年出版的「敘事研究」,一推出就備受社會科學研究學界矚目,許多美國的博碩士研究方法課程都列為必讀的教科書之一。在台灣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近年來亦有相當多樣的博碩士論文宣稱係以Lieblich的敘事研究方法,作為其所奠基的研究派典或模式。這個模式係以「整體vs.類別」和「內容vs.形式」來歸類諸多用以閱讀、分析和詮釋敘事材料的方式。其中尤以「整體-內容」和「類別-內容」取向,最常被引用為敘事研究論文的研究方法。前者指涉將受訪者的生命故事或敘事材料視為一個整體,來閱讀與分析整體敘事所要傳達的主要旨趣或重要意涵;後者類似於一般常見的「內容分析」方法,將敘事材料依據關鍵字詞、片語或句子,分割成較小的意義單元,再將具有類似意義單元者群聚起來,使其隸屬於某一概念類別或主題,以提供作為進一步計數頻率或關連組織的依據。

        學界較不熟悉的「整體-形式」則是作者從文學作品分析中擷取靈感,嘗試將整體敘事材料依據其劇情結構的變化以及高峰低谷的轉折,大分為進化的、退化的與穩定的敘事三種基本形式,並嘗試以喜劇、悲劇、浪漫劇、嘲諷劇來探討敘事的類型。至於「類別-形式」的分析焦點則在於每個獨立敘事單元的敘事風格和語言學特徵,從敘說者敘事時所使用的主動或被動語式、第一或第三人稱主述、隱喻的運用、或其他細微的表述習慣等,來探討敘事者的認知功能和敘事中所蘊含的情緒表達等。

        本書各以一整章的篇幅來一一詳述這四種閱讀、分析與詮釋敘事材料的方式,並從作者本身於以色列所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中,傑取出相當豐富的敘事材料,逐步引導讀者身歷其境地體會資料分析與詮釋的精緻歷程。最後則以對於這個模式的深思熟慮與評論來劃下完美的句點。

        譯者任教於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及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多年來一直教授「質性研究法」相關課程,本書是該課程的指定閱讀教材之一。2003年幾位優秀認真且充滿學術熱情的研究生決定要將本書翻譯出來,於是他們在繁忙的課業與全職工作之餘,還全力投入翻譯這本書的浩大工程。沒料到翻譯初稿出爐後,我個人卻因連串的生涯轉折,再無餘裕校閱此書,就讓翻譯初稿在電腦裡躺了五年之久。一直到2008年暫時擺脫學術圈的紛紛擾擾,遠赴美國馬里蘭大學訪問研究,終於才能專心致力償還這個積欠已久的稿債。著手校閱,一字一句仔細咀嚼,發現也許由於本書是由三位以色列學者所著作,詰屈聱牙的用詞以及繁複的文法結構,並不似美式文章那麼淺顯易懂,因此幾位研究生費盡心思的譯稿仍受限於經驗、文化與對敘事研究的理解不足,而有未能達意之憾。最後,我只得將初稿擱置一旁,逐字逐句逐章完成這項翻譯工作。

        此處,我仍要對當年不畏艱難、勇於接受挑戰且耗費相當大心力完成這本書翻譯初稿的幾位研究生,致上最大的謝意和最高的敬意。他們分別是李怡真、江振亨、陳乃榕及侯南隆。李怡真於2003年完成其碩士論文「離婚單親兒童之敘事研究從繪本到生命故事」,該論文即以Lieblich 所提出的四種敘事分析架構來分析與詮釋離婚單親兒童的繪本閱讀經驗及其生命故事。江振亨目前為高雄戒治所輔導科長、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曾發表多篇有關毒品戒治人生命故事與敘事研究之論文。陳乃榕及侯南隆均畢業於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乃榕是國中輔導教師,南隆則是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之資深諮商心理師,兩人的碩士論文亦均依循敘事研究方法論的指引,探訪危機邊緣青少年曲折的生命故事。

        本書的文字校對工作則要感謝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生呂坤政及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廖玉花的協助,他們兩人在諮商實習之餘,也正準備以Lieblich的敘事研究作為研究方法,來完成其碩士論文。

        期待本書的中文翻譯版能協助國內有興趣於嘗試敘事研究的研究生,更深入探討且精熟敘事研究的不同分析與詮釋方式,將研究者聆聽受訪者生命故事時所觸發的感動、體悟與學習,透過學術研究的形式,轉化成彌足珍貴的實務知識和生命智慧,讓有幸參與其中的讀者,也能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吳芝儀

謹誌於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