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最近曾和一個中輟後又回到學校的國中學生聊天,談到了以前輟學的動機及當時的生活情形,他心無芥蒂地和我大談他當時浪蕩街頭、流連KTV、廝混幫派的心情。值得慶幸的是他對於往後要走的路已經有了一些方向,所以他回到學校來,希望能學得一技之長,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像他這樣曾在學校中不斷遭受挫折打擊的孩子,一有機會就想躲避逃離學校的壓力,每天總可以在浪跡街頭的邊緣青少年中找到好多個;而有更多的孩子雖然無奈地去了學校,但是心中並不快樂,充滿了對自己慘澹人生的茫然和失落。看著稚嫩的臉龐盡是滄桑,常不禁要悲憫起這些孩子就像是被關在籠中接受電擊實驗的老鼠,總要儘速逃離電擊現場;而無處可逃的只能無助地躲在籠中角落顫抖,或麻木不仁地過一天算一天。年齡還輕、涉世未深的孩子呀,怎能忍心責怪他們挫折容忍力太低呢?
                                                                                             引自吳芝儀(1999)
 


        三年前剛來到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就接獲黃院長光雄要求協尋「中輟學生」的任務,期能藉由歐美先進國家所實施的中輟學生教育和輔導措施,來建構我國未來的中輟學生教育和輔導藍圖。這個任務獲得了犯罪防治研究所鑽研少年犯罪問題的專家-蔡德輝所長,以及教育部訓委會何進財常委的大力支持,目前仍在持續進行之中。
        由於個人所學的專業背景,橫跨了教育、諮商輔導、社區研究、及目前的犯罪研究領域,實務工作上長期關注並輔導青少年的學習、生活行為和生涯發展等相關議題,對青少年發生中途輟學、偏差或犯罪行為的現象,一直有著高度的好奇和關心。一方面試圖了解問題行為發生的原因,二方面更致力從教育、輔導、社區服務等層面謀求有效的解決之道。因此,近年來的研究方向與主題均和中輟學生脫離不了關係。
本書乃將個人近年來在中途輟學成因和中輟防治策略兩方面的探究心得有系統地加以彙整,因此本書的目的有二:一方面試圖從多元角度理解中輟學生的問題,二方面深入探討能解決中輟學生問題的有效中輟防治策略和選替教育方案。期能藉由本書的分析和整理,提供關心中輟學生問題的教育、輔導、社福、警政、法務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參考,協力促成國內中輟學生教育和輔導方案的長足發展,以有效消弭青少年中途輟學或犯罪的問題,減低少年偏差和犯罪行為對社會之戕害。
        本書第一章呈現中輟學生的現況,俾使讀者瞭解當前中輟學生的分佈情況,對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潛在危害,以及我國政府所採行的因應策略。第二章說明筆者個人所信仰的教育理念,以及用以省思中輟學生問題的理論框架。第三章說明中輟學生與危機學生的定義及其指涉之內涵,並討論其相關問題。第四章討論中途輟學與偏差行為或犯罪行為的問題,俾瞭解中輟學生和虞犯少年、犯罪少年之間的關連。第五章則詳述導致學生中途輟學的危機因素,及國內外的研究發現和心得,並說明筆者對中輟復學生進行訪談研究的成果。
        本書的六至九章旨在探討有效的中輟防治策略和選替教育,以提供我國教育部門作為擬定危機學生教育政策之參考。第五章說明綜合性、全面性的中輟防治方案,第六章介紹作為中輟防治主力的選替教育方案之發展與現況,第七章說明已滲透於選替教育實務中的後現代主義建構論思潮,第八章則逐一詳述選替教育的規劃與實施。第九章進一步提出數個已實施經年、並被證明對協助危機學生具有卓越成效的選替教育方案實例,以俾讀者對選替教育內涵及其運作方式有更為清楚的理解。
最後第十章則試圖整合各項有關中輟學生與教育策略之資訊,對我國政府為中輟或危機學生實施教育、輔導和支援服務提出具體的建議。
        本書的孕育和完成,首先要感謝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黃光雄院長的提攜指導,引領我跨入中輟學生教育和輔導的領域,促使我的專業和所學獲得較大的提升和轉型。其次要感謝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蔡德輝所長,由於他的支持和全力推動,使我有勇氣繼續為中輟學生克盡心力。最後要感謝教育部訓委會何進財常委和鄭崇趁專門委員,是他們扮演機長和火車頭的角色,中輟防治的列車才能一路駛來,穩健而順利,造福所有需要更多關懷、更多鼓勵、更多肯定的危機學生!
 

                                                                                                                                                                         吳芝儀

                                                                                                                                                                          謹誌於國立中正大學